※ 大夢師父
:四念處觀心法門心要(8):
四念處內觀覺知的淨心法要,要從四念處的觀心法門下手,身念處代表一切肉身體的種種身行活動,受念處代表著一切情緒體發出的各種活動過程的心行,心念處代表著心智體與心靈體發出的各種覺想、思量、心性、心態、心量等各種心行,法念處代表著一切物質體無常本質,到人心內在的靈性世界,佛性說,無欲無我,寂滅涅槃的本體。
四念處觀心法門其他內觀心要,行者所需要瞭解的,除了上篇
的意識的了解認知,四念處的如實覺知,以及四念處成長的障礙
與解決外,尚有四念處的安那般那呼吸,四念處的緊張與放鬆,
四念處的生命能量,四念處的覺醒與淨化,生命與死亡的認知,
寧靜與愛語的認知等。茲分別說明下:
一. 四念處的安那般那呼吸法:
在印度瑜伽學派中,有一稱為「安那般那沙提瑜伽」的,這就
是佛陀在世所傳留下來的安那般那念坐禪法,安那般那念坐禪法
,分為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等四念處而修,每一種
念處又分四階次而修,全部一共16階次的修習。然後就此16階的
內涵修習,如實覺知它們與呼吸的關係,而從此修習中會找出兩
種正確而重要的呼吸法的體驗。
如果只是觀照著你的呼氣與吸氣,而不覺知呼吸與身行心行的
對應關係,那就是單純地成為一個呼吸的觀照者。這就是安那般
那身念處第一階的修習方式:吸氣時,如實覺知鼻孔在吸氣;呼
氣時,如實覺知鼻孔在呼氣。
這樣純粹注意鼻端呼吸的出入息,心以注意力觀照著鼻端呼吸
,心是觀照者,鼻端呼吸的出入息是被觀照者,能所分離是一種
體會心就是主體而呼吸是客體的方法,這也是身念處第一階的第
一種能力的訓練。
第二種能力的訓練是「攝心入靜」,剛初學靜坐者,往往一坐
下試圖靜下心來時,妄想妄念就會自動生起,使心散亂。平復這
些妄想有沒有最好的方式?有的,就是身念處第一階這個方法,
所以,「攝心入靜」是此一階次最重要的訓練。
安那般那念禪修內觀四念處,有六大淨化靜心的利益,其中淨
化呼吸是安那般那呼吸法的重要課題之一,故有「出息善學,入
息善學」之說,教導我們要好好去認識呼吸,了解正確的呼吸在
禪修中的重要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