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諦是依於苦集滅道的次序現觀的;四聖諦的無漏思惟亦如是的法次法向,四聖諦的無漏思惟因此有一特性,為由已知果來證起因,這種由果證因如實知
見後,以後見果就知因,此時現觀現證的能力由此培
養而出,同時很清楚地瞭解何種果出自何種因,四聖
諦之無漏思惟即依此特性而思惟於苦集滅道之次序,
蓋苦聖諦乃集聖諦之果,集聖諦乃苦聖諦之因;滅聖
諦乃道聖諦之果,道聖諦乃滅聖諦之因。如此可見四
聖諦無漏思惟的修持可分為兩大階段:一是由苦聖諦
至集聖諦如實自覺知的階段;一是由滅聖諦至道聖諦
止息,生明,解脫的階段。
四聖諦的這兩大修持階段,又以什麼來連接成一無
漏思惟的心法,成為貫穿四聖諦的主軸?這就是十二
緣起法,此緣起法以緣緣集道跡及緣緣滅道跡,形成
因緣集滅道跡,從苦聖諦,經集聖諦與滅聖諦,至道
聖諦的正見生起,成為四聖諦的主軸。這就是四聖諦
之所以成為佛陀正法慧學的原因,由此開啟解脫知見
的智慧,所謂的自覺智與法住智。當它與七菩提分的
等覺結合修習時,後知涅槃所需的等正覺智就會於精
進中開啟,這種菩提正覺的大智慧,也是以四聖諦為
慧根來培養建立,故知四聖諦乃佛陀正法之菩提種子
,是使修習佛陀正法慧力增長的無漏心法。
此一無漏思惟的模式,在法集滅道的思惟中,會培
養出善見於法的能力,善見其過患的能力,善見其止
息寂滅、生明解脫能力,善見其集滅道跡的能力,善
解諸禪的真實義,善入諸法真實義的能力。這種四聖
諦無漏思惟的基本模式,就是前面所說四聖諦的七處
善隨觀的方式,而以因緣集滅法分成苦集滅道四階段
,來闡述其無漏思惟的模式。
四聖諦心法的無漏思惟方式,必須從實修中去如實
體會,最佳的切入處,或說下手處,先從五受陰的七
處善隨觀去如實體會,去思惟其實義,再從出世間的
八正道去作無漏思惟,思惟於無漏的正見、正志、正
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如此真實善
學此一無漏心法的思惟模式,終能熟悉的運用到四聖
諦如實知的程度,所謂苦聖諦如實知,集聖諦如實知
,滅聖諦如實知,道聖諦如實知的程度。
何謂苦聖諦如實知?
苦聖諦是人生的苦諦,在如實觀中人生確有八苦,
所謂生老病死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
五受陰熾盛苦等,妄想思量的折磨從未停止,情感好
惡的欲癮從未歇過,計較爭執的是非何曾遠離,無量
的過去生在六道輪迴不休,曾經死歿堆積的屍骨無量
,在無常的法流中流過無量苦的血淚,受過多少生老
病死苦,人生八苦。而目前吾人仍在重踏覆轍,從現
在茫然地走向輪迴之道的未來而不自知,即使已能接
受世事無常的事實,即使已能瞭解生老病死不可逃避
的宿命,但又有誰能泰然的接受呢?這一切皆因於不
能如實知苦聖諦,及種種苦受五陰自心相的緣故。
首先要如實知人生的種種苦煩惱是什麼外,必要知
一切煩惱苦皆從名色五受陰出,是以當如實了知名色
五受陰為何?如何地運作?如何會生起煩惱苦?內名
色是五受陰,外名色是六塵外境相,四識住是如何地
攀緣於名色?四食也是涉及名色五陰,四食與識住的
關係真相如何?五受陰的識何以居於樞紐的地位,在
十二緣起的識應如何作解,何以後面又緣著名色五陰
?為何修行者要修得識無所依,才能於世間無所取,
無所著?類此皆從五受陰出,這些都要如實知,方能
真正了知一切苦法皆從名色五陰出,故有苦陰自心相
,五受陰就是苦陰。
所以為如實知苦聖諦真實義,必要先能了知人生八
苦是帶有憂鬱、悲哀、憤怒、亡失、牢逼、驚駭等特
性之苦,此皆與識住於財色名食權的名色有關。再者
於法聖諦而言,當如實知諸法的本義、本質,於陰、
界、處、戒、定、慧、四食、三漏、緣起等,為成就
身苦心不苦,身忙心不忙的真實義而精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