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綜論三十七道品前言…內涵淵源

【前 言】 綜論三十七道品 一. 三十七道品內涵: 37 道品涵蓋七大類道法,包括 四念處 、 四正斷 、 四神足 、 五根 、 五力 、 七菩提分 、 八聖道 等七類道 法,有包含之道品共 37 道品,每一類道法都有其各 自獨立的修持道法體系,...

2016年7月19日 星期二

四念處的四聖諦無漏思惟修前言

.四念處的四聖諦無漏思惟修:
四念處是一切法,四念處是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四念處就是色受想行識等五陰身心的行處,雜阿含276.42於五陰作七處善隨觀,於四大色觀其法集滅道味患離等七處善如實知,於六受身觀其法集滅道味患離等七處善如實知,於六想身觀其法集滅道味患離等七處善如實知,於六思身觀其法集滅道
味患離等七處善如實知,於六識身觀其法集滅道味患
離等七處善如實知,並於五受陰、十八界、六入處等
觀其如實無我,思惟其實義,故能於此五受陰生厭遠
離,離欲無欲,滅盡不起諸漏,內心行捨,得無漏心
解脫,慧解脫。
從此七處善隨觀,可知乃就五受陰的七處隨觀,而
此七處善就是法集滅道味患離等七處,其中的法集滅
道就是四聖諦的法集滅道,是以相對於五受陰的四念
處,能與四聖諦的無漏思惟心法相應,作四聖諦的無
漏思惟修。
佛陀在世證道後,初轉正法法輪,就是四聖諦的聖
道法,這是佛陀在世所傳正法的核心,而此核心的核
心就是出世間的道聖諦,此出世間八正道是無漏、無
取的聖道法,是不起煩惱苦的聖道法,故四聖諦是不
起煩惱苦的無漏思惟心法,當有漏煩惱苦集起時,故
能入此道諦而滅之,是故若說四聖諦的核心只在滅苦
,此說就太簡化了四聖諦的無漏心法。
四聖諦的三轉十二行是在說無上菩提修證三要,從
苦集滅道的應知,到知斷證修之所應作,直至已悉知
,已斷出,已證出,已修出,於聖道法自知,自覺,
終成無上菩提之等正覺。

四聖諦若應用於諸法的現觀,如四食、三漏、五受
陰、十二緣起法、四念處等之現觀如實知,就稱為法
、集、滅、道之四聖諦;但因一切法中,以苦法最為
吾人世間所重視,吾人皆以離苦得樂為生活最重要的
目標,故四聖諦常稱為苦、集、滅、道之四聖諦,而
以苦法之無間等如實觀,最為世人所重視。若從三轉
無上菩提法要來說:
法聖諦應知一切苦法皆從五受陰出;
集聖諦應斷無明、有愛之一切集法;
滅聖諦應證明解脫寂滅涅槃之滅法;
道聖諦應修四念處如實正觀與止息;
如是知、斷、修、證實踐出世間之八聖道,則此心
才能常與佛相應!此心能常與正法相應!
從上述的道聖諦,教導吾人修道應修止觀,也就是
應修四念處的如實正觀與止息,並生起明分想的正見
、正思惟,如實地實踐出世間八正道。此止觀之修不
是一般的先止後觀,或特別將止觀分開修持來說,此
處的修止觀是止觀同步並行,說修止終成於觀,說修
觀已止亦成,也就是說成於所觀相,於所止三昧
相,如是止觀就是如實的正觀與止息同步進行,若未
能同步止息當下身心,此乃現觀現證力不足,當先修
四聖諦的無漏心法思惟修,先正思惟於苦集滅道的無
漏心法,於苦聖諦思惟,於集聖諦思惟,於滅聖諦思
惟,於道聖諦思惟,再次進入於苦集滅道聖諦的如實
知的修證,無間等現觀力就會增強。參閱305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