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綜論三十七道品前言…內涵淵源

【前 言】 綜論三十七道品 一. 三十七道品內涵: 37 道品涵蓋七大類道法,包括 四念處 、 四正斷 、 四神足 、 五根 、 五力 、 七菩提分 、 八聖道 等七類道 法,有包含之道品共 37 道品,每一類道法都有其各 自獨立的修持道法體系,...

2016年7月20日 星期三

受念處的四聖諦無漏思惟修

受念處的四聖諦無漏思惟修:
1.於六受身本義或苦諦的如實觀與思惟…法聖諦:
五陰的受陰,就是吾人的情緒感受,受念處就是這好惡感受的念處,這些情緒感受乃由六觸入處所接觸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境所引發,故它的本義是為六受
身,即指眼色觸生受,耳聲觸生受,鼻香觸生受,舌
味觸生受,身觸細滑生受,意觸法生受,如是說受陰
來處,於此自心相要能如實自覺知。
而於覺受之覺相,若以分三類而言,是為苦受、樂
受、不苦不樂受等。受之苦聖諦思惟,也就是一般苦
法覺受的所謂苦聖諦思惟,在六觸身生六受,然後於
五陰執取生起苦受,此即受念處法聖諦之實義思惟,
也要能如實內觀覺知苦受等心行自心相之生起。

2.於受念處集諦的如實觀與思惟…法集聖諦:
  於六受身生起苦受煩惱如實覺知後,當作思惟於諸
受生起的因緣為何,方能進一步滅除改善此諸受,思
惟於諸受生起的因緣主要的有三種:一是覺因緣,由
於覺想心態認知的改變,而引起的諸受;一是欲因緣
,由於欲求順遂與否所引起的諸受;一是上述六觸受
的觸因緣,由於六觸身的觸因緣所引起的諸受,若屬
苦觸因緣,故生起苦受煩惱,是屬觸集是受集的集法
,應斷的源頭就是無明、有愛,此屬內觀之自因緣。
  此受之苦聖諦至苦集聖諦,是現見法於煩惱如實覺
知應斷的階段,當作如是內外法觀察思惟之修持。
3.於受念處滅諦的如實觀與思惟…法滅聖諦:
如實知苦受生起之因緣,故就此覺想心意的認知,
於正思惟生起六明分想的正知見,捨離引起苦受的認
知;或就欲因緣的執取,生起對其過患的厭離,依離
欲無欲而斷其煩惱;或於其苦觸因緣,依遠離而斷其
煩惱苦,如鼻嗅氣味而引起苦受,應於一嗅氣味即生
苦受的當下,即刻遠離此氣味之環境,先斷其苦受,
再從自他的集因緣思惟因應之道。
若屬心意識的苦覺受,當思惟如何起明分的正思惟
,生起正見,來滅除引起煩惱苦受的邪知邪見、我知
我見,於受受觀念住,念念轉趣涅槃的寂靜。當作如
是生明解脫的無漏思惟與如實觀。
4.於受念處道諦的如實觀與思惟…法滅道跡聖諦:
上述受之苦滅聖諦,滅除了集因緣所引起的煩惱,
乃因生起了六明分想的正知見,端正的心志,甚至於
生起正定的定力,正念護心的緣故,此就是八正道的
如實顯現實踐,安住於六明分想的八正道中。
從此受之滅聖諦至道聖諦的如實顯現,就是現見法
身心煩惱止息寂滅修證的階段,此階段與前面煩惱如
實覺知應斷的階段,銜接成苦集滅道的苦滅道跡,這
就是道諦的苦滅道跡聖諦。
如是苦滅道跡聖諦,吾人可以瞭解為何佛陀教導吾
人應修止觀,就是要修持四念處的如實觀,止息身心
的煩惱,應知苦處,應斷無明有愛之集法,應證生明
解脫之滅法,這樣如實實踐了八正道之道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