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綜論三十七道品前言…內涵淵源

【前 言】 綜論三十七道品 一. 三十七道品內涵: 37 道品涵蓋七大類道法,包括 四念處 、 四正斷 、 四神足 、 五根 、 五力 、 七菩提分 、 八聖道 等七類道 法,有包含之道品共 37 道品,每一類道法都有其各 自獨立的修持道法體系,...

2017年12月8日 星期五

四正斷之律儀斷…慧解脫之道

常淨法師說慧解脫之道…四正斷的律儀斷
2.律儀斷
1.所謂「未起惡不善法不起,生欲方便,精勤攝受,是名律儀斷。此是謂於身口意三行的內觀禪修中,也就是於四念處的內觀禪修中,若能覺察到尚未生起惡不善法,當生起強烈的心願,欲令此惡不善法不生起,乃以善巧方便適宜的方式,就此精勤攝受修持其心法,令此惡不善法不會生起,是為所謂的律儀斷。

也就是透過守護六根根門,於六塵外境相,生起強烈欲願守護根門、關閉根門,依六根律儀的方便法門,一心精勤攝受此心法,是名為律儀斷。包括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口嚐味、身觸細滑、意識法塵等六根、六塵、六觸受等現見法的修習。所攝受的心法,如數力、覺力、五根五力等修持道法,這就是在現前的一法中,防患於未然的修持法。
  同時修持六根律儀,當以戒為師,受持學戒,方能得律儀清淨,不能一心持淨戒者,必是放逸人,放逸人學佛難成,常住心於食欲飽食、淫邪美色,為食欲、淫欲所食所迷而不自知,就不能修六根律儀,六根乃不清淨,造諸惡業,身壞命終必墮三惡道,是故當修諸善行,攝持六根律儀,以戒為師,欲惡不善法未生者,令其不生。
2. 正見正思惟之律儀斷:
或如實地建立起八正道的正見、正思惟,開啟解脫知見之智慧,生起端正的意志與志趣,以正念來護心,不落入邪念,以正知正智攝持身口意的行為,就不會落入邪命、邪方便的生活,自然也不會生起所謂的惡不善法。
3. 識住起心作意動念成識的覺察四念處:
 或於最基本的四念處的內觀禪中,從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等所生起的一切法,為令此一切法不是惡不善法的緣故,當以四聖諦無漏思惟的自覺智,如實地觀照此四念處的種種自心相,同步如實地覺知此四念處的種種自心相為何,如是修習多修習,久而久之,在識住起心作意動念成識的心行過程中,於觸的識住當下,就能以此自覺智攝持此心意門,不令起心作意於惡不善法,這就是以四聖諦的自覺智修持於四念處的修持法。
4. 正念正智之修習四念處:
正念是把注意力擺在正確的所緣上如實的觀察,正智是正確地如實覺知其真實義。即以正念正智修持四念處,以正念來護心,以正智正知身口意行為,如是攝持防護心行意門,不令生起惡不善法。這樣的修持法,必須瞭解如何生起善趣的正念,或如何生起無漏不取的正念,或依於如實知見,專心一意地正念觀察,正知心行出入變化,在隨憶隨觀隨覺的四念住,不令生起惡不善法。
5. 戒定慧的增上修持:
6. 擇法菩提的精進:
7. 十二緣起法之集滅法:
8.若比丘善護眼根,隱密、調伏、進向;如是耳、
鼻、舌、身、意根,善護、隱密、調伏、進向,是名
律儀斷
此是謂若尚未生起惡法者,當時時以律儀斷令其不生。蓋四正斷乃動態性的修持,就在六根對六塵的日常生活當中修持,六根對六塵現前的每一法,都是修持四正斷的時機,由於吾人一些與生帶來的無明習性,以及後天自小所培養出來的自我為上的習性,現前
的每一法時時都有可能脫線的時候,隨時都在墮入貪瞋癡的身口意行為中,為防止這些黑暗污穢的心行出現,就要行使律儀斷的正斷,來防止它們的現前,這就是律儀斷的修法,很顯然的,這就是現見法的修持法。
  律儀斷者是此四正斷的第二正斷,即以六根律儀守護根門的方式來修持,於眼見色雖生起可意、可念的喜樂讚嘆,卻不生起貪欲染著的執取;相對的,於不可意色或不可念色,雖不合己意,卻也不生起瞋恚染著的排斥與批評,如是守護六根門頭,如防六賊的入侵心門,要隱密關閉根門的攀緣,要調伏欲貪的生起,要進道向上精進,正如雜阿含277經所言:
云何是不律儀?當眼根為不律儀所攝持防護時,眼識乃會取著於色的形相好,緣於取著的緣故,是以生起苦的覺受;苦受的緣故,是以不能專一其心;不專一其心的緣故,是以不能得如實知見;不能得如實知見的緣故,是以不能離諸疑惑;不能離諸疑惑的緣故,是以常由他人他說所誤導而常心住苦住。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者,是名不律
  云何是律儀?眼根為律儀所攝持防護時,眼識乃如實識於色的形相,心不會有所染著,心不染著的緣故,常常更住於安樂;心常樂住的緣故,是以常能專一其心;能專一其心的緣故,是以能得如實知見;能得如實知見的緣故,就能離諸疑惑;能離諸疑惑的緣故,是以能不由他人他說所誤導,常能心安樂住。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者,是名為律儀」。
  又如雜阿含279所說: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云何是六根善調伏於欲貪,善關閉隱密根門不向外,善守護六根門頭不攀緣,善執持心法不放逸,善修習心法進道向上,而於未來世必受安樂果報」?
「多聞聖弟子,若眼見色,不生取著於色的形相,不執取隨形好,不放任其眼根之所趣向,常住於律儀攝持防護,如是則世間貪憂惡不善法不能有漏其心,就不會生起憂悲惱苦,而能生起六根律儀,善能守護眼根之根門;耳、鼻、舌、身、意根,亦復如是,如
是六根善能調伏於欲貪,善能關閉隱密根門不向外,善能守護根門不攀緣,善能執持心法不放逸,善能修習心法進道向上,是以於未來世必受安樂之果此即六根律儀守護六根門頭,以善護其心,未生惡法者令不生。
  不守六根律儀者,就是會生起惡不善法,蓋不守六根律儀者,心易散亂,不能得如實知見,就不能真實滅除憂悲惱苦。究其原因,乃在五受陰計有我,自我為上的私欲生起,於六入處的六識生起染著執取,愛憎好惡之心分明嚴重,心為無明習性所牽扯,逢緣遇境,自生起惡不善法。
  若欲自然遵守六根律儀者,必於五受陰如實正觀得其本質,是無常從緣起,無常故苦,從緣起故知無我及無我所,緣滅法亦滅故知法空;也必於六根、六塵、六識、六觸生苦樂受等,如實知其空,乃至六根對六塵所生一切世間空,我及我所空,常恆久不變法空,如實了知此乃法性自爾如是,故於六識現前的一法
,令其不生起惡不善法。

沒有留言: